
很多移居英國的朋友在春夏交替之際,會出現腸胃不適、疲倦乏力、頭重困倦等情況,於是常以為「濕氣太重,要去濕」。但從中醫角度來看,「濕氣」的成因不單來自外在環境,也與體質與脾胃功能息息相關。而英國的春夏,其實相對比香港乾燥許多,不一定人人都需要「去濕」。
春夏之間,雖氣候轉暖,但英國早晚氣溫低、風大,又時有冷風夾雜細雨,容易影響體表陽氣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出現「濕困中焦」的表現,例如:食慾下降、腹脹、大便不爽、身體沉重、精神疲倦等。
這些看似「濕氣重」的症狀,部分來自體內濕濁積聚,而不一定是「環境濕氣入侵」。若貿然使用過寒、過燥的祛濕食材,反而可能傷脾傷胃。
面對英國春夏偏乾、風寒交替的氣候,更宜著重調脾胃、護陽氣,讓身體自行化濕排濁。如配合適度運動、避免生冷食物、飲食清淡而溫和,亦能有效改善春夏過渡期的不適。
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居家中醫保健方法:
暖薑陳皮飲
材料:生薑2片 + 陳皮一小塊
做法:將材料煮水10分鐘,趁暖飲用
作用:溫陽散寒、行氣健脾,有助改善胃脹、手腳冰冷、精神不振等症狀
「濕氣」並非一味去除即可,應視地理氣候與個人體質調理,尤其身處英國這樣偏乾偏寒的環境,更需溫和養護,才是長遠之道。
作者簡介:
陸明珠 — 香港註冊中醫師,擅長以現代語境解釋中醫養生理念,幫助個人於日常中活用古老智慧。現於劍橋(Cambridge)及 Bishop’s Stortford 提供中醫診療服務。
Instagram: @tcmrelea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