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哋社群專為港人而設,分享搵工、住屋、教育同地區資訊,一齊適應當地生活。想持續跟進大曼徹斯特職場與政策變化,加入我哋 WhatsApp Broadcast:https://livinintheuk.com/whatsappbroadcast 📲
即使有建設潮、跨國企業進駐同大量新屋落成,曼徹斯特仍受「人才流失」影響:本地平均薪金約較全國低£3,000;大曼徹斯特經濟生產力比倫敦低35%。而倫敦現時攬住全英四分之三高薪職位(三十年前約一半),南北差距持續擴大。以目前步伐,大曼徹斯特要把差距收窄至與倫敦相差20%,恐怕要約90年。民調亦見信號:三成以上北方居民覺得「住喺度限制咗人生機會」。
薪金差+生產力差 📉
曼徹斯特近年起樓起得密、多國企業陸續落戶、新屋供應亦上咗量,但「人才流失」問題仍未止血——平均薪金仍比全國低約£3,000。更關鍵係大曼徹斯特嘅經濟生產力比倫敦低35%,同法國作對照:巴黎—里昂差距約20%,英國北南裂縫更深。
同時間,高薪職位愈趨集中喺倫敦:而家四分之三嘅全英頂薪工都喺首都(三十年前只係一半),呢個「吸星效應」推高咗高端回報同機會密度,年輕專才自然被磁吸向南走。專家仲直言,以而家節奏計,大曼徹斯特要將與倫敦差距收窄至20%,可能要等足90年——數字冷酷,但現實更殘酷。
心態已投票:向南的拉力 🧭
民意同樣畀到提示:超過三成北方居民覺得「住喺度限制咗人生機會」。當升職梯級、創科生態、資本與客戶網絡長期集中喺倫敦,畢業生自然「用腳投票」往南走;留喺北方嘅,則面對中位薪壓力同職涯天花板。
更深層嘅係社會情緒同地方信心:調查顯示,逾一半(約57%)認為本地自豪感較七十年代走弱,三分之二以上(約76%)更指北方經濟轉差。呢啲觀感同實際機會分佈互相強化,形成「投資更傾南 → 人才更走南 → 北方更被邊緣」嘅惡性循環。即使曼徹斯特近年發力(基建升級、住宅供應、企業進駐),薪酬與產業結構未追得上,「向南的拉力」仍然大到令人難以抗拒。
對症落藥 🔧
先撥亂反正投資規則,唔好再只向「已高生產力地區」傾斜;再為 Manchester 設 AI 生態「每年+10%」指標,把大學科研、NHS 醫療數據、工業底盤串成供應鏈;同時全國宣傳,重點狙擊 London 商界,把 Manchester 包裝成成本友善+人才庫深的擴張首選。最關鍵係擴權畀市長 Andy Burnham喺教育同就業支援——從 MBacc(Manchester Baccalaureate) 到再就業配對,將「睇得見的改變」變成制度力,唔再靠一次性項目。
民調指 Andy Burnham係最被看好能改善北方嘅政治人物(約 25%),地方議會與中央政府各只得約 13%。Bee Network 到 MBacc 已示範「權力下放 → 實際改善」嘅路線;要再上層樓,就係更多實權+更穩定資金,配合產業策略同人才政策,先搶得返被 London 吸走嘅人和錢。
想持續收到曼徹斯特/大曼徹斯特就業、教育與生活更新,立即加入 WhatsApp Broadcast 👉 https://livinintheuk.com/whatsappbroadcast
一齊喺英國打拼新生活,互相加油,掂!💪✨
Source: https://www.manchestereveningnews.co.uk/news/greater-manchester-news/greater-manchester-still-victim-londons-327765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