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到英國,搭火車返學返工係日常。一宗由Leeds兩名中國籍大學生策動、涉款逾£140,000嘅延誤賠償騙案告一段落:一人判囚30個月、另一人判囚17星期。呢單案提醒大家——制度有弱點唔等於可以「執死雞」,最終會畀數碼足跡同交易紀錄拉返轉頭。想持續接收呢啲英國實用資訊,加入我哋 WhatsApp 廣播清單👉 https://livinintheuk.com/whatsappbroadcast
🧩 預先買全國最常延誤嘅班次|退款+延誤賠償
案件主角係中國籍學生Li Liu(26歲)同Wanqing Yu(25歲),兩人同住Leeds學生宿舍。英國全國性「Delay Repay」畀乘客喺列車延誤時索償;佢哋就捉到系統冇自動交叉比對——唔會即刻核對某張車票已經退咗款未。於是先用「唔再出行」理由攞退款,其後再於同一行程延誤時申請Delay Repay。佢哋唔止一兩張票,而係長期「踩線」:研究全國最常延誤嘅班次,預先買票,等延誤就出手。
🕵️♂️ 16個假身份+20卡轉換器
法院聽證提到,兩人開設多個銀行帳戶,仲捏造咗16個虛構身份去掩飾金流;手機方面用20張SIM卡轉換器,令對外聯絡好似來自唔同人、唔同電話。英國交通警(British Transport Police)調查後,發現Liu非法得益£141,031、Yu收取£15,712。最早察覺異常係CrossCountry Trains,及後其他營運商都中招。整個操作可追溯至2021年。
⚖️ 量刑與法官警告|「你哋識穿漏洞,然後濫用」
兩人被控串謀詐騙及處置犯罪財產,還押後認罪。法官Howard Crowson直斥:「你哋識別到制度弱點,並加以濫用;仲創建假身份同大量銀行帳戶,試圖隱藏身分。」最終判決:Liu判囚30個月;Yu判囚17星期(由於羈押時間,法庭指出她即將獲釋)。辯方稱Liu感到羞愧,期望回國與家人團聚,但案情清楚,後果亦明確——犯法要坐監。
🚦 合法用Delay Repay
英國制度設計以信任為本,但信任唔等於無限度。Delay Repay 係保障乘客嘅正當權益——例如列車延誤達指定分鐘數(視營運商政策),你可以提交一次賠償申請;已退票嘅行程再申請賠償,或以假資料、假身份多頭申請,就係詐騙。英國嘅電子交易、IP、同金流都可以被交叉比對。
記住:守法、留底、問清楚。遇到延誤,按規則申請;唔肯定自己是否合資格,搵客服問清先好提交;任何涉及他人資料或假身份嘅「捷徑」,最後都只會變成證據。
我哋會繼續跟進英國實務新聞同個案。即刻加入我哋WhatsApp廣播清單👉 https://livinintheuk.com/whatsappbroadcast